|
楼主 |
发表于 2018-11-14 19:23:12
|
显示全部楼层
秋史在此处过流放生活时,克服困难和挫折,潜心研究书法、绘画、诗和散文,硕果累累、名垂青史。“秋史体”让他成为当代最顶尖的学者,“秋史体”和此后被韩国指定为第180号国宝的《岁寒图》都是他在被流放时完成的。为颂扬他的功绩,大静城东门旁边设立了济州秋史馆。此处人潮不会很拥挤,但游客络绎不绝,他们都是来参观秋史的作品和流放地的。城址和秋史馆各处都种着秋史喜爱的水仙花。
进入以《岁寒图》为主题建设的秋史馆后,看到有一批游客正在边参观边听文化观光解说员的讲解。金龙来(音,71岁)解说员向游客仔细说明了秋史的一生、秋史体和《岁寒图》等。金龙来解说员表示,“对秋史先生在流放时期谦逊钻研学问和艺术的功绩由衷地表示敬佩。越研究秋史,学到的越多”。除周一外,秋史馆每天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4点(中午12点除外)都有解说员在整点负责讲解,帮助游客了解秋史。
秋史谪居址
参观完秋史馆的作品后走出秋史馆,旁边就是秋史谪居的地方。复建的谪居地大部分都是当时大静邑的富户姜道淳的故居,秋史当时在此度过了流放生活的大部分时间。据考证,济州南济州郡(现在的西归浦市)1983年复建的谪居地是在60多坪 (一坪相当于3.3058平方米)的地基上建了五座草屋。2007年7月,这里被指定为第487号历史遗迹。姜道淳的家是富宅,包括内室、外室、厢房、牛马棚和碾坊。厢房里复原了秋史和草衣禅师边喝茶边交谈的情景,外室则复原了秋史教授济州青年学问和书法的情景。流放地到处都是柿子树、朴树和常绿树,与草屋交相辉映。从流放地可以看到山房山和丹山,仿佛近在眼前
|
|